时间: 2024-01-03 17:22:01 | 作者: 乐鱼综合体育
建设呵护美丽家园,城管执法系统先行。今年以来,全市城管执法系统以能力作风建设及破冰提能行动为抓手,用心用情当好城市“管家”,助力“山水车城、宜居十堰”建设。
修内功,锤炼过硬本领。强化理论学习,全市城管执法系统组织举办集中培训110场次、3642人次,开展练兵比武活动117场次、3179人次,锻造“懂城市、有技术、能战斗”的城管铁军;推行“周晒业绩、月拉练、季测评、年述职”,穿透式、一线式、闭环式抓落实。
强主业,完善城市功能。完成老旧水气暖管网改造17.1公里,排查整改安全风险隐患740处,扎实推进城东水厂和东部供暖设施建设,全方面提升保供能级。高标准实施“双高”路沿线“五化”综合治理,推进城区10处口袋公园、15公里健康步道建设,新建城区停车泊位270处。推进智慧城管建设,搭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,建成燃气等4类应用场景,受理解决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.9万件。
聚合力,提升治理水平。构建“大城管”体系,创新城市管理综合巡查、“城管+街道”执法派驻联络机制,及时有效地发现并解决各类问题8900余个。持续擦亮文明创建金字招牌,对城区主次干道和所辖游园广场开展“十堆十乱”整治和“三清”专项行动,促进市容环境规范、整洁、有序。加强与包联社区(村)党组织共建,引导党员干部发挥“五亮五共”先锋模范作用。
城市管理优无止境。市城管执法委将下足“绣花功夫”,聚焦提升服务民生水平,推动能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,精心呵护大美十堰。
全市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工作启动以来,市风景园林管理处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,紧盯主责主业和年度重点任务,以更高标准、更严要求、更实作风,推动城区风景林地和单位附属绿地管护提档升级。全面启动风景林地山体修复工程。目前,城区国有林地有山体生态修复责任的4家单位已经全部启动生态修复工作,涉及治理面积约25200平方米。风景林地病虫害防控成效显著。开展病虫害检测104次,完成重点区域1500株松树防治松材线虫病药物注射工作,完成风景林地10200亩松毛虫科学防控治理工作。日常执法监管进一步强化。主干道沿线社会绿化单位巡查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大,督导19家社会单位完成绿化问题整改,开展单位小区附属绿地“互联网+监管”常态执法巡查204家。实现对风景林地巡查全覆盖,有效杜绝擅自或超范围占用林地现象。
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立足主责主业,扎实推进城市照明建设管理事业发展,助力十堰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。聚焦主业,联合公安交管部门开展“照亮人行横道线、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线余处人行横道两侧加装LED路灯160余盏;在城区武当路、朝阳路等部分交通路口和路段增装路灯杆110余根,安装路灯150余盏,保障群众出行安全。聚焦绿色照明事业,完成城区道路LED路灯安装17077盏,有力提升照明质量和节能水平。此外,实施城区立交桥下空间亮化、美化工程,完成北京路香格里拉立交桥亮化工程,安装各类LED灯10000余盏,为城市夜景“增光添彩”。
市园林花卉研究所围绕城市园林建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目标,采取多项措施,提升干部能力作风,打造过硬干部队伍,助推园林品质提升。实施鲜花上街工程,在城区11个交通导流岛打造鲜花景观,开展3轮大面积鲜花更换工作、栽植鲜花32万盆,不断的提高城市“颜值”。实施桥体立体绿化工程,对城区11座天桥及立交桥进行美化、绿化。推进苗圃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完成3处苗圃基地中型绿植和室内租摆花卉培育工程,年产苗木草花60万株,实现花卉苗木产业专业化管理、规模化生产。举办三角梅花卉展,展出10个品种约15万盆三角梅,吸引游客近万人次。实施“双高”路沿线景观提升工程,对北京路、浙江路、十堰大道等主干道共7个点位进行景观改造提升,持续提升园林品质。
市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,以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,精益求精强化管理,打造更加亮丽、整洁、优美的城乡环境。注重考核实效,建立“全人员、全天候、全区域”环卫考核体系,提升内部管理上的水准。累计发现环境卫生明显问题704个,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100%。推动垃圾分类,完善垃圾分类基础配套设施,在全市共更新垃圾分类容器6500余个,升级改造分类收集站(点)168座。目前,中心城区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组织垃圾分类工作覆盖率达到100%,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覆盖率达到90.1%。强化行业监督管理,通过驻场监管、在线监管、动态监管等多种方式,督促垃圾末端处置企业提高无害化处理水平。组织并且开展餐厨垃圾规范处置联合执法行动11次,有效处置生活垃圾124533.5吨,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%。
围绕服务全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,市人民公园加强能力作风建设,坚持生态文明理念,持续开展“环境治理、增绿提质”行动,把市人民公园打造成“天然氧吧”,取得很明显的成效。山体治理提效力。对水域、山体、排污沟等进行清理,治理水域1200平方米、山林329967平方米、山上排水沟600米、山下排污沟800米,园内环境一直在优化。增绿提质添动力。补植栽植各类花卉、绿植8700余株,完成儿童乐园环形道路绿化、青龙岭游步道山体补绿等工作。节能减排增活力。倡导并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,推进节能减排,打造绿色低碳办公环境。通过有效治理,市人民公园环境更加优美、功能更完善、空气更加清新。
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围绕“完善设施功能、提升设施品位、为市民创造良好出行环境”目标,扎实开展市政道路设施管理维护工作,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。市政设施面貌全方面提升。推进民生市政项目建设,目前累计维修人行道9234平方米、道路坑槽2396平方米,清除淤泥2410立方米。扎实开展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,消除市政设施安全隐患56处,清除隔离桩、地钉300余个,有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。干部能力作风不断的提高。领导干部带队,先后7批次赴武汉、宜昌等城市学习“取经”。举办能力作风建设大讲堂,营造浓厚学习氛围。升级改造任务快速推进。十堰大道龙城府邸、张湾大岭路沿线人行道、车行道升级改造加快进行,人行道“水弹性城市”工程、路面“病害”治理等项目提速,改善道路面貌,增进民生福祉。
市四方山生态公园管理处持续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,着力推动公园功能、品质、形象、服务全方面提升。深入开展文明创建,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,以“洁、净、美”为目标,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。推进清除“四害”工作,集中在公园公厕、边坡、排水沟、垃圾箱等病媒防治重点区设置“毒饵站”116处,投放鼠药4475克,喷洒灭蚊虫药物138升。对路面、广场、沟渠及水塘进行清理,逐步提升公园环境面貌。优化公园基础设施,提升园区景观设施,推进南门木塑、花境及亭廊花架改造项目建设,优化景观配置,提升公园品质,为市民创造更加优美的休闲娱乐环境。此外,开展“文明旅游”“绿色出行”“垃圾分类”等志愿服务活动,营造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。
为进一步改善城市游园广场生态环境,提升城市生态品质,市游园管理处以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,大力实施“四化”工程,提升城市客厅品质。以净化工程提质量,在推进“三清”行动的同时,开展垃圾分类、节水环保等宣传活动,实行管养体制改革,创新运营管理体制,确保游园广场干净整洁。以绿化工程增绿量,深入开展城市园林绿化“增绿提质”三年行动,补植各类植物19926棵,实现“春有花、夏有荫、秋有香、冬有绿”景观特色。以亮化工程树形象,新更换维修草坪灯、庭院灯、高杆射灯、景观灯等140余盏,修复破损地面砖485平方米。以优化工程促营商,为在游园广场举办活动的单位尽心尽力尽责做好各项服务,减免活动场地费用,简化活动报批流程及手续,优化营商环境,激发市场活力。
在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工作中,市园林绿化管理局以信念为“舵”,以能力为“舟”,以作风为“桨”,从思想上、行动上、作风上当好实干者。抓精抓细养护管理。按照精品绿化景观显著提升、环境面貌显著改善等五项规定要求,实行全时空、全流程、全手段精细化管理。截至目前,累计修剪各类苗木26000余株、绿篱及草坪约130万平方米,补植各类苗木10万余株,病虫害防治用药近2万升。建设园林绿化精品项目。实施“双高站”沿线绿化美化提升工程,打造城市迎宾长廊、印象画廊、交通绿廊等示范样板景观。实施“立体绿化、增花添彩”工程,陆续在坡体、墙体等处栽植爬藤植物、藤本月季及地被苗木共计上万株,在十堰大道、北京路沿线等处栽植月季花卉,不断的提高城市魅力,拓宽城市绿色空间,丰富城市绿化层次。
自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工作启动以来,市渣土管理处在“敢担当、善作为、强作风、抓实干”上下功夫,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。强化工地监管执行力。按照行动标准,严格落实运输源头和运输路线全覆盖巡查执法,出动巡查值守人员2595人次。一线调研增强震慑力。开展常态化监督执法检查,深入渣土工地、回填场、运输沿线开展一线调研,下达《责令停止(改正)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通知书》17份,督导面源整改问题32起,震慑成效显著。真诚服务展现亲和力。以推进共同缔造和加强能力作风建设为契机,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开展“双报到”“三认”“五亮五共”等活动,共组织党员干部99人次下沉社区,及时为群众解难题,收到帮扶对象锦旗1面。崇尚廉洁狠抓落实力。开展“党风廉政建设进工地”活动,将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与工地现场管理深层次地融合,构建亲清政商关系。截至目前,已向服务对象发放廉政宣传手册共计150份。
面对餐饮油烟扰民问题,市城管执法支队紧密结合能力作风建设,主动下沉一线,重拳出击开展餐饮油烟整治工作。在整治行动中,该支队组建工作专班,制订工作方案,细化工作措施,明确责任分工,出动执法人员120余人次,对茅箭区、张湾区餐饮企业、门店进行督导检查,共检查餐饮企业、门店149家,下发交办函2份,通报整改问题点位23处,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整改到位。同时,加大曝光力度,对个人和餐饮门店乱扔乱丢、乱泼乱倒等不文明行为借助媒体平台做曝光。此外,开展“敲门”行动,上门宣讲法律和法规90余次,通过抓反面典型教育,凝聚文明建设共识,引导餐饮企业、市民规范行为,为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凝聚合力。(单位排序不分先后)